余袅袅和萧倦的屋子就在旁边,出门左转走几步路就到了。
门口站着两个熟人。
正是许久不见的绣言嬷嬷和凌海。
他们一看到余袅袅和萧倦,就立刻红了眼眶。
绣言嬷嬷看起来老了许多,原本还只是夹杂着白丝的头髮,如今已经变得全白,人也瘦了一大圈。
“老奴拜见郡王殿下,郡王妃。”
说完她便颤颤巍巍地屈膝下跪。
余袅袅急忙伸手把人给扶住:“都是自家人,不用这么多礼。”
绣言嬷嬷先是看了看余袅袅,然后又看了看萧倦,眼中含着泪,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太好了,你们都好好的,这真是太好了!”
这段时日绣言嬷嬷每天都在为萧倦和余袅袅担忧,为此愁得夜不能寐,她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日夜为两人祈祷,希望他们能平安。
如今亲眼看到他们都好好的,绣言嬷嬷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
一时间余袅袅和萧倦心里也是颇为愧疚。
绣言嬷嬷都那么大把年纪了,本该在家安享天年,却还要被他们连累得整日里担惊受怕。
余袅袅温声安抚了好一会儿,才让绣言嬷嬷止住眼泪。
绣言嬷嬷擦干泪水:“你们别在这儿站着了,快进去歇着,小海,你去烧水给郡王爷和郡王妃沐浴,我去弄些吃的,很快就回来。”
余袅袅叫住她:“您别忙活了,我们不饿。”
绣言嬷嬷:“你们奔波了这么久,怎么可能不饿?放心,我这把老骨头别的不行,烧饭做菜还是可以的。”
凌海跟着道:“我可以给嬷嬷打下手,不会让嬷嬷累着的。”
见他们坚持,余袅袅隻得随他们去了。
小小的木屋里面很是简陋,靠墙放着一张床她,旁边有个柜子,屋中间摆着一套桌椅,此外便没有别的东西了。
好在余袅袅和萧倦都不是挑剔的人,他们对眼下这种条件适应良好。
床上铺着被褥,看着都是旧的,好在都被洗得干干净净,近两日还被晒过,摸上去软软的。
不一会儿绣言嬷嬷和凌海就回来了。
他们带来了饭菜和热水。
饭菜很简陋,只有玉米面馍馍和清炒野菜,另外还一锅野鸡汤。
绣言嬷嬷原本还有些担心萧倦吃不下,毕竟他的肠胃一直都很不好。
直到看见萧倦三两口就吃完一个玉米面馍馍,脸上并无任何不舒服的神色,她这才放心下来。
余袅袅边吃边问:“你们吃过了吗?没吃的话一起吃啊。”
绣言嬷嬷忙道:“我们都吃过了,你们慢慢吃,有什么吩咐就叫我们一声,我们先出去忙了。”
说完她便带着凌海退了出去。
余袅袅和萧倦吃饱喝足后,用桶里的热水擦洗身子,换上干净的衣服,躺到床上去休息。
这一觉,他们睡得格外安稳。
……
在萧倦的安排下,影卫们乔装打扮混入了城中。
在摸清楚距离最近的辰国军队驻扎地后,他们趁着夜色潜入军营,找到了粮仓的确切位置。
次日,萧倦和唐归兮率领十万东征军突袭敌军营地,杀了辰国军队一个措手不及。
余袅袅因为帮不上忙,只能和其他老弱妇孺一起留在营地里。
她闲着无聊,便在校场里练习射箭。
说是校场,其实就是东征军临时开辟出来的一片空地,空地上竖着几十个靶子,平日里将士们就是在这儿训练的。
今儿他们全都出去打战了,校场上空空荡荡的,很是安静。
余袅袅拉弓搭箭,瞄准远处的靶子。
松开食指,箭矢嗖的一下飞出去,不偏不倚正好射中靶心。
如此接连射了十几箭。
安静的校场上能清楚地听到一下又一下的射箭声。
她感觉胳膊有点儿酸麻,于是放下弓箭,打算活动一下胳膊再接着练。
这时候有两个小姑娘小心翼翼地靠了过来。
余袅袅听到脚步声,朝着来人看过去,一眼便认出来这两位姑娘都来自李家村,高点儿的那个叫李红叶,矮点儿的那个叫李杏儿。
李红叶胆子比较大,她率先开口。
“郡王妃,我是李家村的红叶。”
说完她就用手肘捅了一下旁边的姑娘,暗示她赶紧开口。
另外那个姑娘小声地道:“我叫杏儿,李杏儿。”
余袅袅莞尔一笑:“我知道,我还记得你们。”
闻言,两人都是一喜。
原以为像她们这种小人物,郡王妃是不会把她们放在心上的,没想到她居然还记得她们。
这对她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两人的神情都变得雀跃起来。
余袅袅问道:“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