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铮与叶氏接连开口,这母子俩的话,可都是十分有重量的,况且人家跟顾家又是姻亲,这件事又正好涉及到陆铮的未婚妻,人家母女俩过问此事,倒也不算逾矩。
这京里头,向来不缺乏看热闹的人家。
本来年节下宴请,各家都差不多,大家伙走的其实都有些乏了,今日来永宁侯府也不过走个过场,要不是听说几大世家的人都来了,好些家的家主根本就不能来,多半就派家里的小辈过来了。
可谁能想到,这永宁侯府居然接连上演了几出好戏,且一出比一出Jing彩,看得人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顾麟早在听见陆铮话里隐隐有怪罪之意的时候,心里就打起鼓来了。
对于这个未来女婿,他向来是亲近不起来。
不是他不想亲近陆铮,而是陆铮压根儿就没给他亲近的机会。
甚至说句不好听的,他觉得自己面对陆铮的时候,总有点儿惧怕。
他总把这归结于陆铮常年在战场上,杀伐太多,身上血腥气太重的缘故,因而,他才亲近不起来。
但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总觉得,陆铮对他这个未来岳父,没有一个女婿对岳父应有的尊重。
所以,他才一直跟陆铮处的不远不近的。
但是,他本想着即便如此,等安笙嫁进国公府,这种情况也会有所缓解,可是现在看来,怕是,怕是
陆家不会是想要悔婚吧?
顾麟惊疑不定地想。
不过转念一想,这门婚事乃太后赐婚,又是陆家主动去求的,应该不会轻易悔婚才是。
这样一想,顾麟心中又稍微定了些。
与顾麟有一样想法的,还有徐氏。
她万万没想到陆铮跟林氏会开口,一时间倒是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若是强硬回绝,林氏母子必定不喜,可若是不回绝,当年之事她是知道真相如何的,若真叫他们当众审问,顾家的脸就丢尽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徐氏捏着徐嬷嬷的手,颤颤巍巍地站着,想着自己要不要装晕。
就在这时,忽然又有人出声了,这个出声的人,还叫大家吓了一跳。
右相忽然道:“虽说家丑不可外扬,按理说,这是永宁侯的家事,本不该外人来管,可是,此事涉及人命,似乎还不是一条,永宁侯,你身为朝廷官员,该熟悉我朝律法才是,若真犯了人命案,这可是大案,还是尽早查清楚为好,若是误会自然最好,可若不是”
右相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他也是支持查清楚这件事的。
右相一出言,文国公也紧跟着附言,他二人的话显然更有分量,一时间,许多人纷纷附和,皆要顾麟彻查此事,而且,还要当着众人的面查问才行。
他们这么多人在这里,怎么也是个见证。
就像右相说的,如果此事真是误会,那自有他们这么多人证帮着作证,绝对不会诬陷顾家,可若是真的,那顾林这位正房夫人可够狠毒的,身上背着几条人命,却逍遥法外这么多年,那顾麟怕是也有失察之罪。
南诏的律法于杀人者量刑一直很重,方氏做真被坐实罪名,怕就凶多吉少了。
其实按理来说,他们本来是不想趟这趟浑水的,无论顾家的事情是真是假,他们看个热闹就好,可是,参与到其中,可不是他们为人处世的准则。
但右相跟文国公都开口了,他们怎么也要表现表现,跟着附和几句,否则的话,外衣这二位将来在皇上面前说他们这些官员食朝廷俸禄,却不办正经事,可就糟了。
再说,还有陆家牵扯其中呢,这几家,哪个都不是好得罪的,这种时候,谁还管顾麟怎么样呢?
顾家除了一个侯爵的空壳子,又有什么,哪里值得为了顾家得罪这么多贵人。
徐氏一见形势几乎是一面倒了,不由暗悔。
早直到,方才就不该犹豫,应该立即装晕才是,可这会儿这么多人都催着他们家审人,她若是再装晕,怕是真的也要被人认为是假的,到时候,她这张老脸就真的没出搁了。
可是,不装晕,任由他们闹着审人,也是个丢人现眼,张妈妈只身前来,又说有什么证人,她不敢确定此言真假,因而一时之间,当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一犹豫,便失了先机。
这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安笙,忽然走出来,面朝顾麟跪了下去。
她朝着顾麟结结实实地磕了个头,尔后才抬起头来,泪流满面地,神容哀戚地看着顾麟。
“父亲,女儿不知当年之事是否另有隐情,女儿长这么大,对生母之事所知甚少,从没有人跟女儿说过生母一个字,以前女儿问起,庄子上的嬷嬷便会训斥,不许女儿多问,可母女天性,女儿也常常会想,生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今日听这位妈妈所言,女儿不知真假,却想求个分明,求父亲成全女儿,孰是孰非,女儿只想问个清楚。”
安笙这一番话,先不说张妈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