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但凡袁祝微信没屏蔽这个师妹的朋友圈,她早就会发现自己本科时候的男朋友和这个师妹谈了快两年恋爱了。可是袁祝太功利,功利到,微信好友里凡是她觉得不需要巴结或者仔细经营的人,她就把人家的朋友圈统统屏蔽掉,需要巴结和经营的,尤其是那些长辈老师、有能力的师兄师姐,她倒是总能在第一时间点赞送上评论,逢年过节也早早发消息送出祝福。
师妹叽叽喳喳地,拉着袁祝向黄永良介绍说这个师姐就是之前她组织科研交流会时候请来发言得帝国理工博士毕业的师姐,而且师姐正好也是北师的校友。
黄永良比袁祝的反应自然多了,笑着回应女朋友,“就是你发朋友圈的照片里的师姐?”
“对呀对呀!”
“什么朋友圈?”袁祝不解。
“就是师姐发言那回,我给师姐拍得照片,我发在朋友圈了呀,师姐没看到吗?”
“哦哦哦,我看到了看到了,谢谢师妹啊。”袁祝才没看见师妹的朋友圈,不过这或许解释了袁祝心里的一个小疑惑,那就是为什么黄永良这么多年都没联系过她,结果今年她过生日,黄永良突然殷勤地发了条消息。
袁祝春节前回北京没多久就被她的这个师妹于晓萌邀请参加研究所学生会组织得科研交流会,分享一些自己做科研和出国留学的经验。本来就是一场简单的ppt展示,但是袁祝除了很用心地准备了幻灯片,还很认真地打扮了自己,不然按她在lun敦时候过分朴素的穿衣打扮,可能会让人觉得她不重视这个场合。
交流会结束之后,有几个和袁祝关系不错的她硕士期间的同学还调侃说她出国一圈儿回来之后变得比以前更好看了——其实袁祝到不敢说自己长得多美,无非是一直严格控制体重,穿衣打扮的审美水平有了提高,她本身又不喜欢把自己搞得花里胡哨的,所以稍微捯饬捯饬,总归不会多丑,或者至少肯定比她在大学时候要时髦多了。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黄永良在于晓萌的朋友圈里看到了她的照片,方才想起来自己曾经玩弄过一个女生,这个女生当时土土的,现在变样了。然后渣男本性难移,在这个女生过生日的时候,发句祝福聊sao一下。
袁祝的回答糊弄过了于晓萌,但显然没糊弄过黄永良,他脸上一副挑衅的笑容,故作友好地要和袁祝握手认识一下,按他的说法,“萌萌,你的师姐没准和我在学校里见过面但是谁都不认识谁,今天有机会,正好认识一下这么优秀的同学。”
袁祝愣了一下,但好在墨镜保护了她,她也伸出手和黄永良浅浅握了一下,然后赶紧找理由离开这个修罗场。
第38章 38
袁祝躲在车里点了一颗烟。烟雾缭绕中,往事浮现在眼前。
黄永良是她大二夏天交往的男朋友。袁祝当时在生物学院,但其实她填得第一志愿是对面的地遥学院。她高考的时候,正好是四川地震之后遥感科学一跃成为热门学科的那几年。因为遥感技术在震后预测次生地质灾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北师大一位仙风道骨的李小文院士也常常出现在镜头前。
袁祝非常喜欢这种学以致用的自然科学学科,也景仰李小文院士这种醉心学术的科学家。袁祝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李小文院士在博客里写的一个小笑话,说他和一位卡车司机聊天,问司机师傅知不知道遥感,司机答,“知道啊”。只见司机师傅指着卡车的档把,“不就是这个摇杆儿嘛!”
所以高考填志愿的时候袁祝报考了北师大地遥学院,她似乎笃信自己一定能够稳稳当当地被自己的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录取。无奈她高考发挥有些失常,考分没够地遥学院的分数线,所以按顺位被安排去学生物了,从此Yin差阳错地掉进了生物的天坑,再也爬不出来。
大一刚一入学之后,袁祝一意孤行选择要入伍两年去当兵,“像我爸一样,当个军人。”仿佛这样是对那时刚刚去世不多久的父亲的某种追忆、怀念和继承。等退伍之后再回到学校,袁祝已经对学地学还是学生命科学没了特别大的执念,无论是哪个学科,都像胡适说得那样“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所以袁祝就放弃了转专业,不过当地遥学院有开放讲座,尤其是李小文院士有讲座的时候,她总会出现。
有一次遗传学实验课下课晚了,袁祝匆忙赶去地遥学院听讲座的时候只有第一排最中间还有一个空座,她抱着一摞书和笔记挤到中间,正好就坐在黄永良旁边。全程,袁祝听得特别认真,还做了好多笔记,但黄永良看袁祝拿得分明是遗传学的书,不太像是他们学院的学生,便问了袁祝几句,袁祝照实回答。
讲座结束之后问答环节,黄永良作为大四年级已经保研了的学霸,提了几个有深度的问题,袁祝就小声夸了几句提问很有水平。之后黄永良主动给袁祝留了手机号,说是有空联系。没过多久,黄永良组的校园乐队要在学校夏天的毕业歌会作为嘉宾演出,邀请袁祝去看,于是袁祝特意周末没回家。去了演出她才知道学校里挺有名的铁狮子乐队就是黄永良组的。演出完后黄永良没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