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真正的吴浩已经死了。
第二:周祁正认识吴浩,或许参与过吴浩的死亡,所以用吴浩的身份生活,是帮吴浩延续生命的一种方式,吴浩nainai银行卡上,每个月得到的钱,或许也来自周祁正。
第三:因为两人面貌相似,但这一点可能性很小,因为只有几分相似,但熟悉的人一看便能区分开。
余野带着疑问赶去拉萨,再次拿出吴宇州的照片,给曾和吴宇州一起共事的同事辨认,对方点头,这说明到了拉萨的吴浩,就已经是周祁正。
周祁正在拉萨的两年生活,与在京川没差别,沉默清冷,独居,除了案子上会开口,平时几乎很少说话,没有伴侣,没有朋友,特喜欢去布达拉宫,除外,没有其他特殊的地方。
拉萨、布达拉宫。
十二年前余野没去过拉萨,大一暑假,母亲答应了他的旅行计划,周祁正愿陪他一起,就在出发前两天,周家发生的灭门案,终止了那次旅行。
那么多城市,为什么偏偏选拉萨?会不会是周祁正,为了弥补那次旅行?
这自作多情的想法一冒出来,余野立即阻断掉。
吴浩的名字三年前改成吴宇州,说明三年前周祁正开始用吴浩的身份生活,但两年前才来拉萨,剩下那一年他在哪?
还有一点,他三年前改名吴宇州,说明那件特大案是三年前结的案,余野马上打电话给林杰,让林杰帮忙查,三年前国内发生过的特大案子。
林杰给的反馈是没有。
“四五年前呢?”
“国家正在稳定发展,近来五年都没有特大重案发生。”林杰说。
吴宇州立过特大一等功,张春从省厅那边听来的消息,不可能有假,但这案子不仅没有对外公布,连内部人员也查不到。
现在疑点集中到那件大案上,警方没有对外公布,能知道内情的人,很可能只有省厅高层领导,或者吴宇州直属上司。
直属上司余野不知道是谁,高层领导更不认识,左思右想,他想到一个人,刑侦学院张教授,也是他大学老师。
两个人亦思亦友,这些年一直关系不错,张教授是犯罪心理专家,经常参与省内重大刑事案件,常和省厅的人打交道,或许听过三年前的事,余野决定去找他聊聊。
见了张教授,师生间一番寒暄过后,余野问起了三年前,有没有发生过特大要案?
张教授眼中迟疑一秒,似乎想起什么,但嘴上却说没有。
余野猜张教授不说,是因为搞不清余野的目的,于是他表明自己打听这事,因为曾经的朋友消失了很久,再回来却不愿坦诚相见,他一步步查到这个案子,只想知道自己的朋友是否参与过,没有其它想法,并保证绝不会把此事泄露出去。
张教授素来很喜欢余野,相识多年知道他的人品,思虑片刻,说:“我也是从朋友那听来的,真实性不敢保证。”
余野点头表示没关系。
张教授这才开口:“十几年前金三角一带,产生一伙跨国制|毒贩|毒团伙,经过几年发展,生意越做越广,并迅速在国内成立贩|毒组织,这些人非常狡猾,想把他们绳之以法很难,端掉他们老巢更难。
十二年前代号名为A的重要卧底牺牲,A在贩毒团伙内潜伏五年之久,同期进入贩毒组织的卧底人员,已牺牲的差不多,只有A混成贩毒组织在国内的重要人物,A牺牲意味着鱼线断掉,咬钩的鱼跑了。
多年努力化成泡影,但缉毒那边没有时间悲伤,必须尽快找到能够代替A的人。
这伙贩毒集团存活这么久,而且势力做到这么大,有很重要的一点原因,他们从不轻易相信人,所有重要人物都是从组织内一层层提拔上来,很小就跟着他们的人,知根知底。
他们的老巢,只有国内贩毒团伙中,最有权力的人才知道。
贩毒团伙内部的组织结构,使卧底只能从小送进去。
最底端马仔都是些无人管的小孩,当年A送进去的时候只有十八岁,因为这点,警方所送进去的人,必须年纪小,底子干净,最好孤儿,或家庭不幸。
A牺牲后,缉毒队从全国警院,寻找符合条件的人选,年龄小好找,但底最好孤儿,又要有勇有谋,这样的人非常难找。
最终从全国找出五个少年送去云南,原本在大学享受轻松生活的孩子,突然变成马仔,上顿挨打,下顿挨饿,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日子非常辛苦,不到一年就有孩子挺不住,偷偷跑回家。”
张春稍稍停顿,抽了根烟,又道:“剩下四个孩子,全部坚持下来,他们的任务和寻常卧底不同,不仅要打探消息,还要在组织内升职,这不是一件容易事,不仅要有蛮力,还要有足够高的智商,以及随机应变,讨好老大的能力。
第三年一个孩在恶性打架斗殴事件中被砍伤,不治身亡,另外两个也相继牺牲,唯有一个人在贩毒团伙中生存下来,他的代号叫K。
一个人太危险,有了A的经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