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的情况注定不好公开,如今算是“该知道的都知道,不该知道的一个都不知道”。张院判也不是亲眼所见,而是仅仅听天子说起。
张大郎说完,张院判还在恨铁不成钢,没接儿子的话。
张大郎却越说越兴奋,问:“写这书的,也是一个大夫。我看序言,说他行遍名山大川,见过不少怪人怪事,再在老年时将他遇到的怪人们写成一册。照这书上写的,宁王的眼睛会是淡红色。阿父,可是真的?”
张院判眼角抽了抽,说:“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一顿,“陛下和我提过,宁王的眼睛是黑色。”话中的重点还是问他,有无办法对宁王的情况遮掩一二。
张大郎听到这里,顿时失望,说:“看来这书也不过是有人胡乱写来。唉!他前面一页还写过,行至西南时,曾见到一个郎君亦可怀孕的村落。我就说,世上哪有这等事。”
张院判听到这里,先是微微一愣,随后往前一步,从儿子手中一把抄过那本古书,“哗啦啦”翻了数下,偏偏因太心急,未找到儿子所说的页数。
他又把古书塞进儿子手里,急声道:“你说的那些东西在哪一页?快指给我看!”
第40章 书中记载 如果父皇知道,约莫会很高兴……
张大郎被父亲的急切吓了一跳, 赶忙低头翻书。
张院判紧紧盯着儿子的动作。待张大郎手上动作停下,抬头看父亲,说:“喏, 就是……”
来不及等他话音落下,张院判又将古书夺去。
他快速扫过上面内容。某年某月,著书人行至蜀地。他在山林中迷路,走了十日,身上的干粮耗尽, 终于找到一个小山村。
著书人前去问路,却看到一个扶着怀胎八月的肚子、在家门口喂鸡的郎君。
没错,郎君。
著书人惊诧不已, 看来看去,最后安慰自己,兴许此人是得了什么怪病。
他忍耐着自己的惊讶,前去询问该如何走才能出山。郎君仔细答了, 还说天色已晚,不如今晚就住在他家。
著书人犹疑着点头,还是会忍不住去看郎君腰腹。到后面, 反倒是那郎君看出什么, 坦坦荡荡告诉他, 自己是怀孕了。
著书人被骇了一跳。大约是他的神色太明显,那郎君被逗笑, 又挺了挺肚子,问著书人,到底要不要留宿。
著书人此前走了太久,这会儿着实又累又饿。他犹豫片刻,还是答应下来。而在晚饭过程中, 他从怀孕郎君、郎君的丈夫口中听说了更多关于他们这族人的详细情况。
原来这族人早在炎黄之战时便搬进山里,往后只偶尔时候与外界沟通。一年年下来,习惯了山村安然宁静的生活,也不打算出去。
在听说外界只有女郎能怀孕时,其间人还要惊讶。到后面,那个怀孕郎君摸着肚子叹口气,说:“我们这儿的人丁也是愈来愈少啦。再过百年,这个村子也许就没了。”
在山村住了一夜之后,著书人记好了其间人指给自己的路,顺利走出山林。
往后,他再想回那个村子,却无论如何都找不到路了。
在张院判看这则小故事的时候,张大郎也凑来,问:“阿父,难道世上真的有能怀孕的男人?”
张院判正在冥思苦想,不知陛下是否与这村中人有什么关系。听了儿子的话,他一噎,瞪他:“读你的书去!”
张大郎嘀咕:“我也就看了这么一小会儿,就被你撞上。”
张院判不说话,摆出一张威严面孔。张大郎悻悻地坐回位置上,取了院试时要考的科目书,摇头晃脑地看了起来。
没看一会儿,张院判问他:“你这书,是从哪里来的?”
张大郎一愣,回答:“在旧书摊子上淘的。”
张院判细细问了儿子那书摊的地址,随后便离去了。
张大郎一头雾水,可想想马上到来的院试,他心神一凝,到底开始老老实实读书。
至于张院判。他拿了书,第一反应就是去找皇帝说起此事。可转念想想,自己刚刚出宫,要是直接回去,少不得被问起缘由。再说了,自己对这书的状况知之甚少,不如先去儿子说的旧书摊转上一圈,多了解些情况,再做打算。
计划妥当,张院判心神一定。
可惜的是,旧书摊上未有什么线索。那老板早忘记自己什么时候卖了本书给就张大郎,再在摊子上找找,也未有第二本《异人录》。
反倒是张院判本人,他满心失望地回家之后,盯着书看啊看,忽然记起什么,跑去翻自己书房里的医书。不多时,找到一则前朝流传下来的方子。看署名,正是此前那位著书人。
张院判暗想:这么说来,此人倒的确是个大夫。至于《异人录》,如果不是陛下身上真出了怪事,我怕也要当这是本佯装成游记的志怪故事。可有了陛下的状况,一切就有不同。
接下来一整晚,加上第二天白天,张院判仔仔细细地把著书人流传下的药方整理成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