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整个庄子上,都没有几个偷懒的人,大家都是拼了劲儿的做事,庄子上的 各项产出自然是越来越好。
庄子上的老农们都记得以前那一位骑着小毛驴来庄子上的小公子,小公子的手 下带出了一批懂得农事的人。如今小公子去往京城当官,但是小公子带出的那些老 农们都还在这里,有这些有经验的老农的指导,庄子上的土地产出一年比一年好。
尽管小公子去京城了,庄子上的老农们还记得小公子,不时的有人会提起,如 今再提起,喊的就是“李大人”了。
“老爷,京城来信了。”
管家拿着一封京城送来的信,匆匆的往内院进去,把信呈到他们家老爷的面前 ,“是小公子的信。”
以前小公子住在府上,管家奴仆们都把那一位小公子当成小主子看待。自从小 公子去往京城当官后,京城都有写信回来。一见到是京城来的信,管家就知道是小 公子差人送信来了。
“京城来信了?拿来给我吧。”傅易寒接过了信,一看上面的字迹就知道是自 己那小徒弟来的信,一想到那小子才去京城当官就搞出这么多事来,还真的是胆大 包天了。
南阳这里也有京城来的报纸,只不过等报纸到了南阳这里已经是十天半个月之 后了。傅易寒会看每日从京城来的报纸,丛中获取一些关于朝廷动向和京城的消息 。他还知道这份报纸是他那胆大包天的徒弟给整出来的,如今在南阳这里,京都日 报也是非常的有名。
师徒二人一直都有频繁的信件往来,基本上每月都回从从京城来的信,信里大 多是关于朝政上的一些事情,和小徒弟的一些想法和计划。遇到困惑之事,他那小 对徒儿也会在信里向他这个老师请教和询问。短时间内傅易寒是不打算到京城去的 ,师徒二人就用这样的方式沟通,不乏也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乐趣。
展信是小徒儿对他这个老师的问候,下面接着提到了商部以及即将开展的商业 大会等等这些事情,信上所写的要比他从外面的报纸上看到的还要详尽。
傅易寒从京城来的报纸上是知道这个事情,知道这是他那小徒儿弄出来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傅易寒和别的名士的观点不一样,他并不认为商业是末流,商人是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若是朝廷能够引导这一部分人,他认为这是可行之事。所以 在建立商部的这件事情上,他是赞同的。
信上还提到皇帝近来的身体衰弱……
看完了信之后,傅易寒把信放到了桌子上,坐在他对面的男人在得到了他的点 头之后,拿起了信看了起来。
傅易寒起了身,站到门边看着外面,说道,“皇上那里,怕是时日无多了啊。 ”这正是他所担心的事情,所以京城那里,皇帝要一倒下来,怕是会乱起来,“还 有西边那边的胡人,怕是会趁机起战事。”
草原上的胡人分好几个部落,胡人是游牧民族,大多以部落为群,顺着河流的 水域养牛羊放牧,这也是为什么草原上的胡人没有建立起国家的原因。但是胡人那 里有一个不容小觑的就是,他们是马背上长大的民族,骑术和箭术远胜于大成这边 的子民。每次与胡人动起手来,想要打败胡人的兵,大成这边都少不了要损兵折将
这几年各地不是水灾就是旱灾,朝廷是个什么情况,傅易寒的心里也有数。一 旦打仗,受苦的还是百姓,他实在是不愿意看到百姓们流离失所。这个时候要是皇 上有什么情况,京城那里必须的是要控制好局面,不要给胡人可乘之机。
心里是百般忧愁和担心,傅易寒让人送上来笔墨纸砚,男人给他研墨。
手上执起笔,略微思索了下,笔尖落到纸上,傅易寒给远在京城的学生回信。 待到信写好了之后,他把信给了府上的管家,让管家派人送去京城。
管家接了信,又是匆匆的出去,托熟人把信送往京城去。
氺
家里接到京城来的信,信中说小儿要回来。算着时间,小儿应该差不多是在这 几天能回到南阳府,李山谷这个亲爹就按耐不住的带了人,亲自到南阳去接小儿。
到南阳来,李山谷还顺便视察了这边的铺子,这些年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生 意已经是做到了南阳来,在南阳这里有好几家铺面。因着大儿子的关系,他们的生 意一路做下来都很顺利,不过李山谷倒没有以儿子的名意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反 而是更加的低调行事。
在南阳等了两天,李山谷才见小儿子。
“阿爹。”李浩鹏见到阿爹,还是没忍住的扑到了阿爹的怀里去,呜呜的说着 对阿爹和阿娘的想念。李山谷拍了一把小儿的脑袋,眼眶有些发热,点头说道,“ 长高了,长大了,好,好……你阿娘和阿nai一直在念着你,知道你回来,他们都很 會兴〇,,
“好了,好了。”大手拍了两把小儿的头,浓浓的父爱不言于表。
小孩儿才从阿爹的怀里抬起头来,擦了擦有点泛红的眼睛,李山谷揉了两把小 儿的脑袋,脸上露出了笑意。